|
 |
《不一樣的紫砂款識》封面故事內容 |
|
|
 民國 盤底壺底款
從遠古的【始陶異僧】賣【富貴土】傳說, 清初行銷歐洲, 成為皇室貴族引以為傲的收藏品, 奉康熙御製列入宮廷茶具, 到清末外銷日本, 令茶家趨之若騖的【具輪珠】, 紫砂茶壺早已貴為陶藝上品. 而茶為國飲, 品茗成風, 亦是千古以來大眾的事. 從來佳茗似佳人, 然泡茶需備美器, 【既不奪香, 又無熟湯氣】, 惟獨紫砂茶壺. 紫砂礦衹產於中國宜興, 【宜興紫砂】四字揚名中外古今, 不愧是我國的一塊【金漆招牌】! |
 清末民初 豫豐壽星壺
這把壺泥色深褐, 又圓又大, 古稱壽星壺. 據紫砂名藝人汪寅仙說, 壽星壺肩部前凸後沖, 造形就如壽星公的額頭, 因以為名. |
 上圖壺蓋 葫蘆豫豐印記
【豫豐】是營銷紫砂壺的著名舖號, 清末時期在宜興蜀山南街開設, 其出品均以【葫蘆豫豐】為印記. 著名紫砂藝人施小馬的祖父施金廷曾受聘於【豫豐】專做紫砂壺. 因其工藝超卓, 豫豐客戶的訂貨單中, 每簍貨中必須見有一把施金廷的壽星壺方為滿意. |
 民國 海壽星蓋印
舊時, 壽星壺其實是普羅大眾的日用茶具, 並以巨型見稱. 呎吋容量分為幾級, 最大的稱為【頂海壽星】, 容量一千多CC. 這把【海壽星】雖然小一點, 也有差不多一千CC. 還有再小的【放壽星】, 八百CC. |
 文革 一號圓壺蓋印
文革時期反封建, 壽星壺也要改名換姓. 這把大小如以前的【頂海壽星】就簡單的易名為【一號圓壺】. |
 民國 【宜興毛順興本廠造】底款
這把都是壽星壺, 底款方框【宜興毛順興本廠造】. 店東毛順生, 是當代陶刻名手毛國強 ( 一粟 )父親. 毛順興創始於1937年, 店址在宜興蜀山南街, 至1953年歇業. |
 底款【蜀山紫砂陶聯處監製】
【紫砂陶聯處】位於蜀山南街, 成立於四十年代末, 是【紫砂陶業產銷聯合營業處】的簡稱. 最初的模式是公私合營, 幾年後出現了【生產合作社】, 【陶聯處】便撒消了. |
 底款【湯渡陶業生合社出品】
【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】成立於五十年代初, 是紫砂壺的生產基地, 與【蜀山南街】齊名. 紫砂大師朱可心, 顧景舟, 任淦庭的工作室, 紫砂陳列室也曾設在此處. 當時合作社的產品都是面向大眾市場, 因此壽星壺是最應市的. 雖然這把壽星壺不知是誰人所作, 但亦可能曾與幾位大師共處一室. |
 五六十年代 農家樂壺
粗砂厚胎, 拙樸無華, 任煮任泡, 衹為農家 ! |
 上圖農家樂壺蓋印
舊時, 農民慣用鋤頭吊著這種紫砂大壺落田. 農忙過後, 在田間的龍眼或荔枝樹下歇息之餘, 總會隨手摘下一把樹葉, 投在壺內, 架在柴堆明火上煮茶, 大碗飲用. 此情此景, 今天看來更是其樂無窮 ! 點擊下圖 更多精彩 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