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《港彩 . 香港加彩》故事內容 |
|
|

五十年代 花鳥人物紋碟
花鳥人物紋碟中國廣彩始於清代早期, 是外銷瓷一種, 行銷歐洲, 輝煌了三百多年. 但時移勢易, 大約三四十年代, 因為中日戰爭, 很多在內地的廣彩師傅逃難到香港, 之後重操故業. 但香港本身無靚瓷胎, 於是選用日本白瓷胎, 加以彩繪, 是謂加彩. 有些描繪以前廣彩流行的花色, 有些帶點洋味或和風. 有些外面包了錫的, 更是香港獨創.此碟紋飾就照抄早期廣彩的《長行人物》和《散花雀》. |
 上圖底款
底款 : 香港加工 意思就是瓷胎進口 (主要是日本瓷胎) , 在香港設廠加工. 工序包括 : 紋飾設計, 移印紋飾, 調製顏料, 手工填彩及燒爐固色. |
 五十年代 合一堂描金墨加彩圓碟
九龍合一堂落成紀念碟, 以墨彩細意描繪合一堂, 並加金加紅點綴, 更顯莊重. 合一堂位於何文田巴富街, 屹立已逾六十年. 此器為香港重要的宗教文物, 見證了港產彩瓷亦風光一時. |
 上圖特寫
此碟為合一堂聖樂部製, 日期為《一九五六年九月一日》.
|
 六七十年代 包錫蝶戀花紋圓碟
蝶戀花圖案古今中外皆見, 歷久常新. 這種紋飾總聯想到談情說愛的美事. |
 上圖底款
底款 : JAPANESE PROCELAIN WARE DECORATED IN HONG KONG A C F 以上說明已很清楚 : 日本瓷胎, 香港加彩 A C F 就是《亞洲瓷廠》 (AH CHOW FACTORY)的縮寫. |
 六七十年代 包錫黃地蝴蝶紋圓碟
中國的瓷器以黃色或黃地為高級, 有明代弘治的官窯黃釉, 亦有清代同治大婚的黃地粉彩, 都是貴重的名瓷. 此器雖為近代作品, 但見黃地嬌艷, 繽紛蝶舞, 亦頗具宮廷氣派. |
 上圖底款
底款 : DECORATED IN HONG KONG FOR DECORATION ONLY 較罕有的是, 有作者簽署, 可見此器非同凡響. |
 六七十年代 包錫花卉紋方碟
包錫瓷器屬於高級裝飾品, 多外銷歐美. 因工藝繁複, 成本不輕, 所以售價高昂. 此器成方, 更為罕見. |
 上圖底款
底款 : MADE IN HONG KONG 顏隆記出品 包錫屬於特種工藝, 不是瓷廠所能及. 因此, 瓷廠需將成品瓷交付錫廠加工, 完成後再外銷客戶. 當時錫廠不多, 顏隆記算是出名的一間, 初期廠設九龍橫頭磡, 後搬往新界火炭. 因行業式微, 已停產十多年了. 點擊下圖 更多精彩 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