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《盛器凝芳 . A》封面故事內容-1 |
|
|

民國 紫砂加彩蛋包膽壺 在紫砂壺上彩繪紋飾, 行話稱為《紫砂加彩》. 清代及民初都有製作, 多銷往中國北方和馬來西亞. 此壺以粉彩繪梅花, 喜鵲及數枚佛手果, 寓意《喜上眉梢》和《多褔多壽》, 凸顯了中國民間藝術《圖必有意, 意必吉祥》的傳統. 此壺特色是連膽作為茶濾, 看來阿爺年代的人泡茶亦甚講究. |

八十年代 朱泥仿鼓壺 朱泥壺清代已有, 但《朱泥無大器》是由於泥質較嫩, 收縮比大, 承受窯溫大約1100C, 比紫泥的1180C為低, 愈大愈不能燒成,亦因此顯得矜貴. 此壺造型如鼓, 因以為名. 有人稱之《仿古壺》, 其實《古》字應是誤用. 朱泥壺於民國後期至七十年代幾乎停產, 八十年代始恢復生產.
|
 七十年代 紫泥雙線竹鼓壺
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紫砂壺又稱為《早期壺》. 當時的泥料都是國家統一分配的, 就算是一般的商品壺都是原礦燒製的. 有些訂製的特種商品壺, 例如這把竹鼓壺, 所用泥料更是精挑細選, 做工精良.
|
 紫砂原礦 紫泥 紅泥及綠泥
製造紫砂壺的原料是紫泥, 紅泥和綠泥. 紫泥原礦色深褐, 燒成後亦呈紫褐色. 紅泥原礦色鮮黃, 燒成後呈紅色. 綠泥原礦是淺灰綠色, 燒成後成淡黃色. 純用這些礦料製成的紫砂壺亦稱為《原礦紫砂壺》.
|
 明代外銷瓷 青花松鹿紋碟
此花口瓷碟, 中心繪老松雙鹿, 邊飾寶鴨穿蓮, 寓意《受祿於天》, 《蓮生貴子》. 自古以來, 中國的瓷器享譽盛名, 遠銷全球. 晚明時期, 青花瓷器已外銷歐洲, 價比黃金. 當時曾有葡萄牙商船《克拉克號》大量偷運同上類型青花瓷器而被荷蘭捕獲, 因此該等瓷器又稱為《克拉克瓷》.
|
 民國 粉彩松鶴紋壺連杯
此壺連杯原是套裝茶具, 以粉彩描繪丹頂鶴, 老松樹和盛開牡丹, 寓意《松鶴延年》, 《花開富貴》. 此景德鎮名窯茶具, 胎白釉潤, 造形優美, 濃彩淡抹, 用筆細膩. 名茶共飲, 美器當前, 人生一樂也 !
|
 五十年代 粉彩世界和平蓋碗
蓋碗是茶具一種, 這是中國北方的叫法, 有兩頭和三頭的. 在廣東, 香港和澳門, 又叫《焗盅》. 以前《上茶樓》嘆茶所謂的《一盅兩件》, 就是一盅茶和兩碟點心. 至今還有一些舊式茶樓仍用《焗盅》泡茶, 真可謂風味十足. 此蓋碗是五十年代初專誠為紀念《韓戰》停火而燒製的, 紋飾是《世界和平》.
|
 清代 疊燒青花碗
民窯燒製瓷器數量龐大, 為節省成本而少佔窯位, 常將瓷器疊燒. 但成品會出現疊燒痕跡, 不甚美觀. 以碗為例, 碗底會見無釉的《砂圈》, 而這特徵卻成為鑑定瓷器年代的一項重要參考. 此成幢的碗共有14隻, 但因燒窯失敗, 全數報銷 !
點擊下圖 更多精彩 
|
|
|
|
|
|